(suggestion: if you want to see this movie, skip this article.)







★能見到這麼多個百老匯首演演員直接上場真是太幸福了。老實說,換掉的兩個剛好是原聲帶裡我比較沒有那麼喜歡的聲音,因此也不覺得怎麼可惜。原聲帶裡的Joanne平常還好,但是在Season of Love裡面高音好尖銳,不是那種雄厚有爆發力的聲音;而Mimi則是好沙啞(聽過傳言該演員因為唱該角色而把嗓子唱壞?有這麼不懂的保養喉嚨的百老匯演員嗎?)。看完現場後迫不及待買了原聲帶,聽到這兩個聲音讓我好失望。現場的我比較喜歡。電影裡面,Mimi的聲音還不錯,不沙啞,但是好像也沒有很穩、很優秀,not impressive but better。Joanne的聲音稍微溫柔了些,圓渾很多,但還不如現場那個American Idol讓人震撼。其他的當然都和原聲帶音質一樣囉,不過Roger的聲音似乎變得比較有戲劇性的不同,可能是演完Rent舞台劇之後又在許多劇碼裡面磨練過,也有可能是因為時間的磨練,比較會揣摩,該溫柔的部分的確可以聽到柔情。沒有仔細聽、比較,不知道會不會是錯覺。沒有特殊印象其他人的表演有太多變化(就聲音表情來看)。只是第一回見到Idina Menzel表演,腦子裡一直覺得她應該是全身綠色帶巫婆帽才對,就是她在Wicked裡的裝扮啦!每次鏡頭帶到她,綠色的臉孔總重疊在上揮之不去,她出現的第一個鏡頭是穿紅色的衣服,還讓我下一大跳。(互補色?)

★上回看舞台劇,因為1.英文還很爛 2.據說舞台上表演的速度比原聲帶裡快很多 3.因為買到很前面座位的票太興奮了而腦子出現暫時性空白-----所以當時看Rent還蠻大部分聽不懂他們在說/唱些什麼,也難怪之後遇到幾個朋友的疑問時,當下無法有個合理的解釋。電影裡有特寫鏡頭帶表情,也刪減了不少劇情與歌曲,似乎有些地方(比如對白)速度稍微比較慢了些,所以我才第一次真正搞清楚每個環節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一切的謎團終於解開了!)雖說這讓我更能融入劇情,但是實際上我內心的感動卻比上回看舞台的時候稍微少了些。回來對了歌詞,才知道原來哪些場景、歌在電影裡被刪除了。如此刪節情節上並不衝突,因為編劇依舊巧妙的把一些背景資訊插到其他場合、歌詞或者對話裡面告知觀眾,但是某些地方所營造出來的氣氛以及情感就不如舞台上所營造的那麼強大。小小的東西累積起來是會壓垮人的。

★我覺得編劇好厲害,把劇本改編裁減得依舊通順流暢,只可惜可能限於放映時間而必須如此修剪,許多配角的戲份減少了,他們本身的魅力也就消失了。我最喜歡的Angel,在電影裡的表現雖然一樣很棒的又唱又跳,不過似乎也沒有舞台版的那麼令人喜愛了。還有Mark,他自己本身的問題也消失了。就真的變成一個旁觀敘述者。這樣不對啊,他應該也是男主角之一啊。倒是Maureen與Joanne這一對之間的關係有多著墨了一些,這一部份變得十分有趣。

★看到紐約街景時,我真的很疑惑先前所聽到「此片是在舊金山拍的」的傳言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那種熟悉的感覺不是別的城市可以偽裝出來的啊!因此一邊看電影我一邊想:可能室內場景是在棚內拍的吧--那兩小子所住的房子也太大了些,可是房子再加上街道還有路上行走的車子,片廠有那麼大嗎?真可怕。不過又想想,既然Desparate Housewives整個都在環球影城拍了,The Day After Tomorrow水淹圖書館也是在棚內拍的,好萊塢還有什麼不可能呢?果然,再仔細查一下就證實了我的猜測。畢竟那兩小子住的那條街有點假---沒看過紐約有那麼大條的巷子,呵呵。尤其是那個地鐵車廂,看了好想笑。哪裡特別漆過都好明顯喔。

★有些歌曲的場景剪接的方式我不是很喜歡。既然都確定要拍成現實生活中場景不斷替換的樣子,為什麼唯獨畫面要跟著歌曲一起等待一段很長的暗出呢?這樣造成舞台上歌曲表演完等觀眾鼓掌之後的那段Lag,配合著實際街景來看很是奇怪。下定決心好不好?從一而終啊。

★還好這回導演沒有弄出Harry Potter首兩集那樣的一部「非電影」出來。Tango Maureen那段潛意識與現實交融的感覺把那首歌詮釋的有趣多了。許多背景故事也是利用此法在歌曲進行中用畫面敘說,例如Roger's ex-girlfriend, April。我想,省了不少秒數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